近日,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苔塘村石山上,阵阵药香扑面而来,山上种着黄精、金槐、半枫荷、地枫皮、红根草、对叶百部等特色珍稀中药材。
近年来,围绕恭城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恭城县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联合,共同承担了“广西特色药用植物生态种植技术在石漠化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与推广”和“恭城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提升及农旅融合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筛选适宜恭城喀斯特区生长的药用植物,因地制宜在栗木、嘉会、西岭等乡镇的石漠化的山上种植,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喀斯特景观观赏性,构建农村旅康融合发展的瑶族特色乡村旅游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恭城规模种植瑶药材约1000亩。
据悉,恭城中药材产业协会在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团队的帮扶指导下,准备建立喀斯特生态脆弱区500亩的高效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1500亩以上,年创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李茂香)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