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0月29日电(记者杨驰)10月28日,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大会以“共享种业成果、共创种业辉煌”为主题,共设360个标准展位,19个特装展,来自各地的300多家参展商参展。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李如平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实施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扎实推进现种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已建立了9个国家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认定了97个自治区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稻种资源数量居全国首位。广西杂交水稻种子市值22.6亿元,排全国第2位,优质杂交稻选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说,通过开展全国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已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份,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农作物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同时,健全由216个农作物制种基地县、300个畜禽核心育种场、91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良种繁育“国家队”,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希望广西充分利用好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平台,发挥好互联互通作用,把“引进来、走出去”打造成广西种业更加亮丽的名片。

大会现场公布了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名单、广西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广西第二批自治区级制种大县名单。同时,颁发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证书、第三批自治区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牌匾,并对第三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进行揭牌。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种业交流合作日益加深。通过举办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交流会、建立高产作物示范基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外派农业专家等方式,广西不断推动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广西农业部门采取“援建+运营”模式,支持企业在东盟国家承建中国(广西)—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目前,已在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等国家建设了5个境外试验站,共向东盟输出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750多个,累计在东盟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多万亩,为项目所在国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