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念好“约、育、革、管”四字经,推动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持续为乡村振兴增色赋能。
一约四会,“约”出乡风文明。以“一约四会”为抓手,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完善修订村规民约,树立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一方面开展乡风民风评议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积极开展好妯娌、好邻居、好媳妇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小家带大家”,以家庭美德带动社会公德,助力乡村振兴,引领崇德向善新风尚。另一方面,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长廊、道德讲堂、大榕树讲堂等场所,构建乡风民风宣传平台,并结合宣传车、广播、微信、横幅等媒介,全方位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文体培元,“育”出乡风文明。在共和村、弄亮村、中良村等精心打造30余处图文并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墙,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群众向上向善,传递着文明新风尚。打造建设共和文明实践广场、坡楼文明实践舞台,将家风家训、红白喜事新风以文艺演出、山歌传唱等唱给群众听、演给群众看,使拒绝、抵制陈规陋习成为群众的文化认知和内在诉求。
环境革命,“革”出乡风文明。共和乡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引导各村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共和香林街农贸市场划行归市和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市场脏乱差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民主治理,“治”出乡风文明。共和乡创新群众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对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志愿服务活动等进行打分赋值,用“小积分”带动“大文明”;促群众议事,提升村级治理内生力。“四议两公开”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制定“群众说”“干部理”“民主评”制度,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专业人士、老干部、老党员和普通群众,全程参与“群众议事”工作,推动基层群众矛盾纠纷化解。(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