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落户百姓家-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4 06/11 08:48:19
来源:广西日报

“皇后”落户百姓家

字体:

原标题:“皇后”落户百姓家

花鸟私语

  花瓣摇曳,花香馥郁,轻抿一口淡黄而清亮的金花茶汤,顿觉心旷神怡。

  5月22日,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那湾村。记者走进村民黄载年的家,热情的主人立即斟上一杯热茶。

  茶桌旁,溪水潺潺。窗外,千亩野生金花茶环拥林立。

  这是十万大山腹地的一个村庄,地处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虽已过了金花盛开的时节,但茶汤的香气,仍让记者仿佛身处“一山茶花美钗裙,嫩蕊芬芳蜜者临”的美景。

  “现在不是花季,为了弥补你们的遗憾,我带你们看看镇山之宝吧。”黄载年神秘一笑。

  走上两百米外的一处平坡,一株占地40多平方米的金花茶枝繁叶茂,在金花茶树群的围拥下,俨然一副母仪天下的姿态。

  “这棵金花茶是名副其实的‘皇后’,满山的金花茶都是用它的种子种下,在野生状态下长成的。”20世纪80年代,黄载年的父亲从专家口中得知金花茶药用价值极高,带领三个儿子,开始在自家屋后的山上种植。

  历经30多年,5万多株金花茶子孙扎根大山,生生不息,年景最好的时候,能给黄载年家带来200多万元的年收入。

  “这棵金花茶已有200多年树龄,是目前保护区里最老的金花茶树之一。”一路随行的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瑞斌,话语中带着自豪又有些许遗憾。

  自豪的是,这棵老树长在村落,两三米外就是村民的金花茶加工厂,没遭到任何伤害,反而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照。

  遗憾的是,金花茶作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原始野生茶树种,如今却只寻得短短两百来年树龄的老树。

  追古溯今,“药圣”李时珍穷搜博采,毕其一生亦未能找到。19世纪中叶,“植物猎人”罗伯特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来华搜寻也未能如愿。防城当地人则称其为“牛尿茶”。与这低贱名字相匹配的,则是被肆意砍伐作柴烧的命运。

  1960年,现代植物学家在广西首次发现金黄色山茶花。其坐果率低、难以繁育、极为稀有,但内含400多种营养物质,药用价值极高,而且在山茶家族中是唯一拥有金黄色花瓣的品种,因此被冠以“茶族皇后”之美誉。

  “皇后”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园艺学界,也因其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肆意盗挖盗采。2010年左右,金花茶的野生种群一度减少近半。

  “2005年,保护区办理了成立以来的第一起因盗窃金花茶物种的刑事案件。”说起这段历史,保护区管理中心资源保护科科长张洪忿然作色。

  形势严峻!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理念下,当地守护者严打盗采和有序开发并举,金花茶于2021年迈入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行列,保护区的金花茶也逐渐恢复至18万多株。

  记者在保护区上岳管理处看到,从大门口通向办公楼的小道两边,种植着上万株金花茶。“这些都是近二十年被盗采后收缴回来的野生金花茶。每年用它们结的种子培育4000多株实生苗,分发给当地林农种植,实现金花茶回归复壮。”护林员黄泽权说。

  防城港的十万大山里,隐居着世界上90%的野生金花茶。在“皇后”这个伞护种的蒙荫下,热带沟谷雨林、季雨林生态系统生机盎然,成为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

  而今,“皇后”走出深山,成为防城港市市花。花开惠及万千人。这个滨海城市依托6.7万亩金花茶,形成了育苗、种植、科研、加工、观赏为一体,年产值超20亿元的新兴产业。

  “小学的时候放牛来到‘皇后’旁边,父亲总是告诉我,要保护好这棵树,它会带来幸福。”如今已知天命的黄载年,仍未忘记父亲当年的话,接力带着儿孙守护着“皇后”,巡护、观测、记录……

  夕阳西下,黄载年的小孙子放学回来,跟在爷爷后面,有模有样地观察着“皇后”。落户寻常百姓家的“皇后”,在一代代人的呵护下,越发茂盛。(袁 琳 张 雷 张小宁 黄嵩和)

【纠错】 【责任编辑: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