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化精准发力解锁“富民密码”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聚焦“保、助、稳、促”精准发力,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动力,进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十大百万”产业工作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七百弄鸡、肉羊、生猪及杂粮杂豆等种植养殖主导产业,逐渐形成“3+2+X”产业发展格局。同时,着重构建以集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种养基地为主,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式经营的庭院经济为辅的发展格局,全县累计建成养殖场491个,在建田园综合体4个、产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农业核心示范区4家,县级农业示范区8家,乡级农业示范园52家,村级农业示范点207家。该县已创建庭院经济示范村47个、示范屯199个、示范安置区4个、示范户2491户。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庭院经济补助844万元,受益农户2491户,产业帮扶覆盖率达97.52%。
做好做优“名品牌”培育工作。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长短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微养殖、微作坊等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1年以来,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736家,带动脱贫户、监测对象1.03万户,累计发放产业奖补14457.31万元,受益脱贫户、监测对象6万户次。截至目前,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创建的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获得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称号;“榆黄菇”“桂亿隆包装饮用水”“玉米”等3种产品获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大化华航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沃柑获得“圳品”认证;北景镇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做实做细“造血式”帮扶。强化粤桂协作帮扶,加强就业信息互通和劳务输送,全面落实就业政策,积极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及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服务月等专场招聘会引入企业16家,建设就业帮扶车间32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稳定性岗位达5500个。同时,开展“点对点”免费输送劳动力外出务工1.6万人以上,发放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6万人3037.84万元,发放县域内稳定就业劳务补助3390人377.58万元。
此外,该县还通过强化同大唐集团构建“三扶三真”“五位一体”“组团式”等帮扶体系,全方位推进定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累计发放大唐筑梦奖教金、奖学金、助学金等“三金”共120万元,有效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蓝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