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倾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共建宜居宜业和美家园-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3 11/03 18:30:37
来源:广西日报

广西倾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共建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字体:

【原标题】广西倾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共建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壮阔大搬迁,一步跨千年。

  随着“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广西久困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71.02万人,告别穷山沟进城入镇,在集中安置区成为“新居民”。

  从“山头”到“城头”,从啃下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广西上下同心、一往无前,披荆斩棘、奋楫破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抓好后续扶持工作,推动易地扶贫搬迁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我区又出台《广西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性研究制定31条措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新生活 赚钱顾家两不误

  10月10日,走进天等县龙岩易地搬迁安置点残疾人就业帮扶车间,残疾人梁太岗和妻子邓玉敬正在低头赶制一对串珠狮子。

  “感谢政府帮找到这份工作,我们夫妻俩每天在车间舒舒服服做工,不用奔波劳碌,还能照顾生病在床的儿子。”梁太岗说,以前在山里家里兄弟多,分不到房子住,一家4口挤在一间租来的集体仓库里,他和妻子、儿子3人都有残疾,什么活也干不了,生活非常艰苦;现在搬到社区住进78平方米的新房子,楼上是住房,楼下可上班,上下楼有电梯,很方便,他说,做梦也没想到。

  2018年底,崇左市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龙岩社区建成,天等县13个乡镇1869户8627名建档立卡群众陆续从山里搬进社区。

  搬进新房子,兴起新产业。

天等县天等镇龙岩社区扶贫车间工人正在制作双肩包。记者 周映/摄

  为促进农户就近就业,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天等大力推行“易地搬迁+帮扶车间”模式,打造“楼上可安居、楼下能就业”的就业帮扶车间一条街,打通市场需求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壁垒,一些车间产品还可手工外发到家,破除生产线的局限,解决社区弱势群体就业难题,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月月有收入”,让“小车间”走活易地搬迁安置“一盘棋”。

  目前,龙岩社区共引进企业进驻15家,进驻的企业涵盖制衣、电子元件组装、首饰加工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年产值超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累计带动就业1196人次,其中龙岩社区搬迁劳动力153人,建立残疾人帮扶车间1家,带动残疾人就业42人,人均月工资收入在2000到8000元不等。

  厂房搬到家门口,就业不用去远方。

  纺纱、织布、绘纹样、刺绣、缝制衣服,初秋的暖阳下,南丹县易地搬迁安置点朵努社区“瑶望天下”核心景区门口的游廊里,10多名瑶族妇女正在向游客展示制作瑶族服饰的技艺。

  今年4月景区重新开放后,拥有瑶族服饰手艺的搬迁户何美群就在景区务工,“搬出破旧的木头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我还找到了工作,每月上班10天,一个月能挣1000块钱,比以前在家务农轻松多了。”何美群说着搬迁后的变化,眼里满是欣慰。

  2017年,1.35万白裤瑶群众搬离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的大石山区,实现“搬得出”后,南丹县全力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上,致力将朵努社区打造成为全国闻名的安置区、民族村、旅游村、致富村。引进丹泉集团投入资金近10亿元,建设集文化创意、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文化展演于一体的“瑶望天下”核心景区,带动2000多名搬迁群众通过在景区就业、参加非遗展演、销售文旅产品等增加收入,辐射带动白裤瑶聚居区的20多个村(社区)参与就业创业发展。

  大力稳岗就业,脱贫群众干活有劲头、生活有奔头。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面点制作新技能,拿到面点师初级证书,现在和爱人在苗家小镇租了35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一家包子铺。”融水苗族自治县易地搬迁安置点苗家小镇搬迁户贾海梅说,搬迁前,在老家没有房子、没有技能,没有办法讨生活,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开店做了老板,包子铺利润不算太多,但每天也有三四百元收入,细水长流,收入稳稳的。

  稳就业,就是稳人心。广西从强化协作、技能培训、产业扶持、政府支持、以工代赈等多渠道发力,促进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就业增收,确保家家有就业,户户能增收。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重点支持安置区优势产业的生产、储存、销售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协调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7.80亿元,实施后续扶持项目259个。

  截至2023年8月底,全区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搬迁家庭15.91万户已实现每户至少1人以上就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新光景 美好生活乐融融

  “这里有好的居住环境、好的创业环境,好的教育环境,所以我们就决定回乡创业。”百色市田阳区老乡家园易地搬迁安置点搬迁户黎仕义说,原来他们夫妻俩在广州打工,5年前,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夫妻俩带着女儿回乡上学,并在社区里开了一家饮食店,守家就业,不再“候鸟式”外出打工,充实的生活令他获得感满满。

  一次搬迁,换来几多欢颜。坐在宽敞明亮的家里,田阳区田州镇五指山老乡家园社区搬迁户黄飞笑容满面地说:“这里不仅房子住得好,看病、购物、出行、孩子上学,什么都方便。我们一家人都爱上了这里。”

  这不,傍晚时分,作为社区文艺骨干的她,又张罗着小区妇女们跳起了广场舞,幸福的笑声越传越远。

  要让搬迁群众“稳得住”,配套设施要完善。记者围绕社区走一圈,卫生室、幼儿园、银行、超市、公交站、“农事城办”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我们是全方位渗透到社区服务的,搬迁群众的生老病死,生活、工作、就学,我们全程参与。我们生态移民部门,变化的是名称,不变的是让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使命。”田阳县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副主任黄燕蝶的话,道出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的情怀。

  接续奋斗,让搬迁群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我区各地树立“群众搬迁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的理念,下足绣花功夫,让帮扶落地入户,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走在德保县城关镇德福社区的路上,不断有人向韦佳奇问好和攀谈,他也时不时停下来查看询问居民的日常起居情况,事无巨细无不关心。

  韦佳奇是城关镇德福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主任。上门教居民安全使用煤气,帮忙换灯泡开关、通下水道,深夜为生活不顺心的居民舒压解困……这名大家眼中的忙人,回忆起在这工作3年的点点滴滴,话语不多却快乐洋溢:“有时候也累,但能为群众做点事情,感到开心。”

  韦佳奇工作所在的德福社区成立于2019年6月,是德保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也是德保县最年轻的社区,包含城南和扶朝两个安置点,搬迁安置2311户10093人。

  从山村搬进城,群众生活环境变化大,如何有效治理?近年来,德保县探索形成“市级—县级—镇级—社区级—楼栋—单元”的“六级包保”责任联动机制,做实党员包楼联户基础,形成了上下贯通、进楼入户的组织体系。在日常社区基层治理上,创建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六级包保”制度垂直管理、高效直达的网格优势,达成了“处置队伍人员3分钟到达、工作联动部署10分钟到位、工作处置措施30分钟完成”的高效网格治理目标。

  在德福社区居民楼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副对联:“居民办事不出区,六级包保深‘德’民心;红色物业接诉即办,数字政务造‘福’百姓。”

德保县德福社区搬迁群众在打蓝球。记者 周映/摄

  2022年,为了更好地服务搬迁群众,德福社区两委将社区物业公司改名为“接诉即办服务中心”,并研究建立了社区便民服务“三个三”问题快速处置机制(对搬迁群众反映的问题在三分钟内回应,三个小时内到达现场核实,三天内解决),不仅实现了物业服务“报检报修不隔夜、问题难题不出户、需求诉求不越级”,还实现了社区有事大家说、过程大家督、事情大家办。

  “让居民住得漂漂亮亮、过得舒舒服服,为小区建设添砖加瓦。”韦佳奇说,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不断提升以后,搬迁群众物业管理费缴纳率已达到100%,从以前靠政府经费才能处理的物业管理问题,现在通过社区接诉即办服务中心能够得到全面解决,为党委政府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舒适的环境,便利的交通,暖心的服务,和谐的邻里……我区持续优化安置区“软硬环境”,促搬迁群众“融入好”,让搬迁群众稳稳地畅享着新生活。

  健全社区管理体系,保障服务成效。我区继续实行安置点县级领导包点工作责任制,安置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特大型安置区均落实由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包点。同时,完成新一轮安置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轮换工作,全区506个集中安置点全覆盖配齐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共成立541个党支部,实现安置点建到哪里,党的活动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不断提升“农事城办”服务水平,健全完善老年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物业服务中心等便民利民“九个中心”服务工程,为各族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帮助各族搬迁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细化社区治理模式,增强治理成效。对安置点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共治环境。以社区为网格区域,以楼栋为基本单元,科学划分网格714个,配备专职网格员1502人,积极构建“一网统筹、事事入格”的全科网格。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多功能新平台。把广西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平台融入安置区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三网合一”工程建设,全区易地搬迁安置区综治中心实现“四网合一”,努力打造安置区“社区10分钟服务圈”。

  新希望 “有学上”到“上好学”

  今年7月12日,对于家住大石山区天等县天等镇易地搬迁安置点龙岩社区的覃佳宇一家来说,是一个激动的日子——这一天,覃佳宇得知了自己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消息。

  覃佳宇是天等县把荷乡把荷村下贝屯人,她和年迈的奶奶、姐姐、体弱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家庭十分困难。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2018年7月,覃佳宇随着家人搬迁到位于县城的龙岩社区居住,并就读于天等县民族中学。今年高考,她以598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育学专业录取。

  “要不是因为搬迁,我都没机会来到县城读书。”10月10日,记者拨通了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读书的覃佳宇的电话,覃佳宇直言,是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改变了她的命运。

  2018年以来,龙岩社区已经出了500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天等县天等镇龙岩社区的学生在等公交车准备上学。记者 周映/摄

  “我们举全县之力把龙岩安置点的配套学校建成全县硬件最强学校之一,打消群众对孩子上不好学的顾虑。同时在安置点建设‘就业帮扶车间一条街’,大力引进企业进驻,搬迁户共有1192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此外,县政府还每天安排11辆公交车免费接送搬迁户子女往返学校和安置点。”天等县副县长甘露丹说,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搬迁学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更多学子圆大学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搬出来是挪穷窝,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得靠教育。我区坚持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全力为搬迁群众的下一代铺就改变命运的求学之路。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全区各易地搬迁安置区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截至2023 年5月底,我区共投入学前专项建设资金10.75亿元,新建或者改扩建幼儿园1047所;投入义教专项建设资金44.46亿元,新建或者改扩建学校5020所;投入高中阶段专项建设资金15.29亿元,新建或者改扩建学校134所。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确保了集中安置区的学生优先保障到配套学校就读,对分散安置的学生按片区、按地段安排到周边相应学校就读,确保搬迁户学生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入学机会。

  夕阳西下,百色市田阳区南山实验小学便热闹起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从各个角落飞出来。

  学校耕读园的劳动教育基地内,24个田块组成了壮族中国结的图案,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锄头挖地、栽种,忙得不亦乐乎。

  “劳动教育基地是各班师生展示能力的另一个舞台,在这里种植、培护、收获……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长将伴随孩子校园生活。”南山实验小学副校长黄静雯说,劳动教育基地已经建立了3年,学校三年级以上的班级都有一块种植区,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农耕体验,平时还可邀上家人和亲朋一起劳动。学校从“被遗忘”的土地入手,通过“耕”与“读”的教育和实践,让学生习得种植知识技能,培育劳动精神,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厚植学生亲土爱农为农的情怀,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

  南山实验小学是田阳区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项目,2020年8月全面建成,学校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在校教师94人、学生1821人,其中移民搬迁户子女占比76.7%。

  为确保易地搬迁子女“出得来、稳得住”,我区多措并举,加强辍学监测和劝返安置,严防辍学新增和反复反弹;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和残疾儿童送教工作,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比例;2022年以来,我区下达各学段资助资金155.82亿元,惠及学生855.37万人次,确保所有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实现应助尽助。

  新未来 同心掬得满庭芳

  “咚咚咚、咚咚……”黄昏时分,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小学的学生孩子们打起陀螺,敲起铜鼓,开始了每天课后非遗勤泽格拉的训练,校园内鼓声阵阵,吆喝声声。

  “学校结合白裤瑶民俗文化特点,开设了铜鼓传承班、皮鼓传承班、陀螺传承班、服饰传承班等17个特色课程,利用每天下午5时至5时40分的课外时间开展训练,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王尚小学副校长黎负明说。

  王尚小学是一所以少数民族和贫困户子女为主的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在90%以上。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创办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民族文化大课间、德育大课活动等,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学习铜鼓、陀螺、皮鼓、民族舞蹈,传承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民族学生一起学习各民族的文化,深化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达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目的。

  行走在壮乡大地,各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开启幸福新生活,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画卷缓缓铺展。

  走进李伊园开在融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苗家小镇的“彩云苗艺非遗工坊”,缝纫机轧轧地响,绣娘在忙碌地缝制苗族服饰,展厅内,一幅幅用料传统、色彩鲜艳、做工精美的苗族绣品映入眼帘,绣片上,手绣的刺绣毫无雷同,一针一线充满了情感。

  李伊园生在苗族家庭里,四五岁就跟着外婆、母亲学绣花了,喜爱苗绣就像喜爱唱歌一样,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长大后,李伊园走出大苗山,成为少数外出读书的女孩。

  2002年,李伊园返乡创业,开办了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一家民族刺绣厂。2018年,成立广西柳州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苗族刺绣技艺,设立“彩云苗艺非遗工坊”。

  “手艺为本,传承为先,创新发展。”6年来,“彩云苗艺”通过传统技艺研究、苗族刺绣技能培训、产品设计、线上线下展示展销等方式,持续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彩云苗艺”也从一家小店发展到在融水有四家分店、南宁一家分店,产品远销国内外,为融水苗族自治县100名绣娘创造了近百万元的收入,让留守妇女真正实现“背着娃,绣着花,养着家”。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德保县老乡家园航拍图。

  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比例最大、成效最好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易地搬迁的71.02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壮、瑶、苗、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比72.42%。

  在推进易地搬迁过程中,广西结合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集中安置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多渠道强化社会管理,共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最大同心圆。

  扎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人心、引领风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安置点活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等活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共同引导各族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与邻为亲、与邻为善、与邻同乐。大力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办好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侗族冬节、苗族芦笙节、打同年、打油茶、唱苗歌、吹芦笙、吃百家宴等民俗活动,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促进安置点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桂在行动”,实行“新市民”团结交融行动,提升各族搬迁群众互嵌式居住水平。在安置点搭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联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固定宣传屏幕宣传展板、日常民俗节庆活动等,留住“乡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公约、居民守则,融入社区建设环境,建立对各族搬迁群众的关爱机制,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各族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促进服务融入,构建各民族“共建”家园的思想基础;以推动文化融入,构建各民族“共享”家园的精神支柱;以加快生活融入,构建各民族“共居”家园的情感纽带,为各族群众营造美好生活氛围。

  抱团共奋斗,并肩齐追梦。“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周映 通讯员 韦乐)(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提供)

【纠错】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