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茶树焕发新生机 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近日,笔者走进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浪伏村茶园,只见一棵棵古茶树树冠硕大,树干粗壮,成为茶园里的“文化遗产”。
为充分利用浪伏村野生古茶树优质资源,近年来,凌云县将优势资源转化为村集体经济收益来源,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浪伏村开发市场需要的野生古树茶产品,以收益促进群众增强保护意识,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村集体经济收益与群众增收的目标。
“古茶树大多分布在海拔900米至1100米的地带,株数约1万株,分布面积2000余亩。一年的鲜叶总产量估算约0.9万公斤,干茶产量约1500公斤,收入可观。”浪伏村党支部书记覃光贤说。
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田林县、凌云县境内,总面积2.5万多公顷。坐落于此的古茶树如今纷纷吐出了嫩芽,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茶香,村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采摘时节。“我们采摘古茶树加工销售,仅这一项年收入就有3万元以上。”凌云县一古树茶加工企业负责人刘承政一边采茶一边与笔者说道。
据悉,目前,凌云县白毫茶茶园面积达11.2万亩。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富民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以凌云白毫茶产业为着力点,着力拓宽凌云白毫茶产业链条,为企业探索茶酒融合新路子给予支持。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结合“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探索品牌建设与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把茶酒融合发展内涵转化为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构建出全方位、高质量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2022年,凌云白毫茶覆盖带动农户1.1260万户5.0428万人(其中脱贫人口3020户1.3590万人),户均收入3.8381万元。(韦轩)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