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林:“党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时下,进入西林县各乡镇村屯,只见村庄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农耕文化墙绘呈现眼前,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该县依托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通过加大文化阵地建设、搭建传承平台、宣传移风易俗等举措,做实“党建+文化”文章,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打造基层文化建设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文化阵地建设。西林县统筹各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集中建成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舞台、篮球运动场等文化活动阵地,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同时,为乡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乡村阅览室、图书借阅室,方便村民借阅图书。此外,在各村村部进一步完善文化长廊和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绘制具有民俗韵味的墙绘,让整个村寨充满了文化气息。该县将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打造成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目前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文化传承平台。该县拥有壮族“欧贵”婚俗等丰富的民俗文化,已列入自治区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80项。为弘扬传承本土特色民俗文化,该县成立西林县民族山歌学会,组织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进机关、进农村、进校园活动,今年已开展非遗文化活动10余场次。该县还大力推进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及乡镇、村屯民间民俗活动中。目前建成那劳、那来、普合、八索非遗传习基地,常态化举行八音、山歌、土戏等非遗传习活动,有效促进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打造。同时,该县充分利用“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文化戏曲送下乡等契机,将当地民俗元素融入文艺汇演,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繁荣发展。
倡导移风易俗,丰富文化宣传活动。该县坚持党建引领,组织成立壮、苗、瑶、彝、仡佬等少数民族语言小组宣讲团,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共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政策法规、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等主题开展宣传宣讲168场次,联合政法部门进行普法宣传51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余份,进一步引导群众紧跟新时代步伐,推进移风易俗。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各村红白理事会平台,发挥“村规民约”自治作用,对村民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不孝敬父母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村规民约”不仅“约”出了社会新风尚,也营造了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让文明乡风吹遍村屯。(黄燕群 罗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