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有作为-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3 07/14 08:53:43
来源:新华网

盐碱地上有作为

字体:

  夏收季节,广西东兴市江平镇贵明村农民龙树南在采收红薯。

  这片让龙树南倍感珍惜的土地,其实是一片盐碱地。本来,盐碱地的高盐度对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都是非常不利的,但红薯耐酸碱性比较好,又适合在沙质土壤种植,于是当地群众便在盐碱地上种上了红薯。

  这里产的红薯叫“红姑娘”,因其薯型修长、外皮鲜红而得名。当地的“红姑娘”红薯口感香糯粉甜,表皮平滑干净,亩产可达3800斤左右。

  东兴市地处我国西南,沿边沿海。盐碱化被称作为土地的“顽疾”,土壤含盐量太高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产。把这种“特殊耕地”变为丰产良田,不仅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攻坚的课题,也是沿海群众的心愿。

  刘福珍是福珍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园的负责人,她从2019年开始种植富硒大米,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00多亩扩大到如今的1600多亩。

  除了种粮,东兴市还多渠道探索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在福珍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园不远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让盐碱地上“生”出更多的效益。

  这个项目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10.3亿元。项目利用“光伏+”模式打造“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一体化新能源综合利用基地。

  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唤醒这一“沉睡”的资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记者:覃广华、黄凯莹

  报道员:何秋珊、谭海东

  配音:邓金欣

  编辑:刘瑞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