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低碳为标 绿能添翼
曾经,一场“要柳钢还是要柳州”的争论在柳州展开。柳钢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五年来,柳钢聚力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低碳发展总体规划,布局高质量绿色发展体系,以钢的决心、铁的手腕治理“三废”,深耕创新沃土,打造生态柳钢、绿色柳钢。
如今,绿色发展不仅成为柳钢驱动增长、引领转型、优化环境的新追求和新动能,也成为柳钢逆势发展的新活力,在获得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柳钢被评为自治区“2022年度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先后获得“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企业”“节能减排先锋企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柳钢股份入选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
钢铁手腕 治理“三废”成效好
烟囱为排烟气而存在,而柳钢烧结厂柳钢1号360㎡烧结机的外排烟囱却不见“白烟”。那么烧结机运转中产生的烟气去哪里了?
柳钢烧结厂环保车间主任韦晋科笑着揭秘:“那是因为柳钢1号360㎡烧结机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不仅实现了整体外排烟气指标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还让烟气‘消白’,把看得见的水蒸气也给‘消灭’了。”
从“黑烟”到“白烟”,再到如今的“消白”,柳钢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和担当,不断探索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绿色路径。
长期以来,柳钢不断淘汰落后工艺,实施烧结、焦化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动力厂引进脱硫脱硝除尘治理技术,对锅炉烟气高效综合治理……数据显示,柳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2022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32.56%、6.48%、13.42%。
废水治理是柳钢环保治理征程中的另一面镜子。
柳钢从制度到技术,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废水治理“大合唱”。先后编制了“水处理系统管理办法”“清洁生产实施管理办法”“环保指标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治水、管水的规章制度。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将科技的力量融入废水处理、水质检测和能源管理中。
在废渣治理方面,柳钢拥有多条国内外工艺水平先进的矿渣微粉生产线,通过对转炉尾渣进行充分的研磨筛分,提升废渣处理及综合利用率。
经过多年的综合整治,如今“柳钢蓝”、厂区绿、水碧青的新图景取代了过去粉尘漫天、黄龙弥漫的钢厂印象。每到金秋时节,白鹭迁徙,都会时不时在柳钢厂区内自由翱翔、觅食,这就是对柳钢“三废”治理最好的肯定。
技术创新 低碳转型加速跑
高炉除尘灰是废渣处理的一部分。高炉除尘灰经分选处理后,提纯部分经济价值高。为了提高碳粉分选率,去年柳钢针对粒级和密度进行分析,增加试剂的捕收能力,有效提升大颗粒碳粉产率。此次攻关成果总结《一种解决料斗结板的机构》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定。
一次技术攻关,不仅让颗粒分级,更让生产环保升级。
像这样的环保技术改造,在柳钢所有的生产线都进行着。柳钢不仅舍得“真金白银”,更注重绿色低碳创新,以技改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柳钢累计投资超120亿元,建成500多项技术先进的节能环保项目。同时,通过自主创新和升级改造,涌现许多全国领先的环保工艺。
柳钢1号360㎡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项目是柳钢重点环保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柳钢自主研发的烧结烟气氨法脱硫+SCR脱硝技术,对烧结球团烟气实现协同治理,采用焦化废氨水作为脱硫脱硝剂,率先在行业内实现烧结烟气“消白”。柳钢集团安全环保部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废治废、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在国内冶金行业属首创。
据悉,2022年,仅柳钢环保公司就新增授权专利达18项。目前,该环保公司拥有专利共45项,广泛应用于柳钢“工业三废”的治理。
变废为宝 激活低碳经济
在柳钢有一种说法,每一种“工业三废”都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绿色发展从来不是柳钢的掣肘,而是新优势、新动力。柳钢人化腐朽为神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让绿色经济为企业提质增效。
废水是柳钢循环利用率最高的。从十年前开始,柳钢就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投资8亿元建成近百套循环水处理设施及三座工业废水处理站,实现零排放的同时,将处理水作为工业水拦截回用。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超过98%,吨钢新水耗一降再降,目前已低至1.34吨,而全国同行平均水平约为3.3吨/吨钢,柳钢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
作为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柳钢日常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工业余热,如何让余热发挥“余力”?智慧的柳钢人通过集中烟道进行烟气余热二次回收利用,还贴心地为客户“量身定制”余热利用方案,如为柳州螺蛳粉企业的材料蒸煮、包装消毒等工序提供蒸汽热量;蒸汽供热用于工业生产,蒸汽集中加热生活用水运送至学校、医院、酒店等城市公共服务场所。
过去炼铁高炉冶炼产生的废渣(矿渣)水渣得不到回收利用,只能集中堆放,占地不说,还引起扬尘。2010年8月,柳钢第一条矿渣微粉生产线投产,把废渣转化为矿渣微粉产品,制作成绿色建筑材料,广泛运用于柳梧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如今,柳钢配套完善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实现各类冶炼废渣及除尘灰的综合利用,年处理各类冶炼废渣700多万吨,主要用于生产矿渣微粉、渣钢、磁选铁、铁粒子、铁精粉、磁选粉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谋定方略 落实“双碳”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柳钢于今年3月31日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柳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用实际行动推动落实“双碳”目标。
“柳钢将按照发展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落实绿色发展新要求,拓展绿色发展新格局,发挥绿色发展新优势,为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展现国企担当、贡献更大力量。”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韩宗桂在发布会上表示。
《柳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柳钢将通过大力实施“148双碳方略”,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开展构建卓越低碳运营管理体系、搭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管控平台、结构调整工艺降碳、技术优化极致能效、风光绿电钢化联产、绿色循环协同降碳、流程再造低碳物流、科技创新低碳引领等八大重点行动,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根据该规划,柳钢将在2025年具备碳达峰产业基础条件,2030年开始逐年降碳,2050年实现碳中和,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标杆企业和全能源介质钢化联产集成示范企业。
击鼓催征,踔厉奋发。面向未来,柳钢坚定履行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坚定绿色发展信心,加速转型升级。柳钢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规划:将围绕“提质增效”工作主线,扎实推进低碳发展总体规划,布局高质量绿色发展体系,努力构建低碳高效的“绿色工厂”,不断书写现代钢铁企业与山水城市和谐相融的动人故事。(雷媛媛 杨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