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庭院微经济 乡村大振兴-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政务信息推广 > 正文
2023 07/06 18:53:23
来源:河池日报

河池:庭院微经济 乡村大振兴

字体:

  【原标题】河池:庭院微经济 乡村大振兴

  “去年5月,通过村企合作的模式,我把家里200多平方米的院子建成学习传统手工、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创园’,当年就有80户319名村民乐享百万元的年终分红。”近日,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拉棠村石桥屯村民韦鸿瑞感慨告诉记者。

  河池山多地少,各民族群众有着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发展种养产业、手工制作、农家饭庄等传统习惯,这是很多村民增加收入、美化村屯的“聚宝盆”,也是他们扩大生产、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都安县地苏镇村民庭院编织产品走出了国门,实现了创汇增收;拉棠村的瑶山妹文创园,让村民捧上了“金饭碗”。

  金城江区六甲镇高功村村民在房前屋后建起鱼塘,庭院养鱼、养鸭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金字招牌”。高功村党总支副书记韦东念指着自家楼下一亩多的鱼塘说:“现在塘里养殖的鲶鱼有1500公斤左右,已和商家约定7月7日来收购,价格为每公斤20元。”村民莫爱红在鱼塘中圈出10平方米的水域,养了50只鸭子。“这些鸭子在中元节可以上市,每只能卖100元。”莫爱红说。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鼓励脱贫户在易地搬迁安置区从事群众有需求、发展有前景的庭院经济,通过树立“庭院经济示范户”典型等形式,实现了庭院经济的良性发展。水族群众卢常纯是易地搬迁脱贫户,入住毛南家园后,利用自己会做豆腐的特长,在自家楼下租赁扶贫商铺,从事豆腐、豆腐圆的制作、零售和桶装水的配送。“我和妻子从事豆制品加工和桶装水配送,每个月纯收入近1万元,日子越来越好了。”正与妻子一起制作油炸豆腐的卢常纯幸福满满。

  南丹县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发展适合地域特点的果蔬种植、生态鸡养殖等。在罗富镇、城关镇,很多村民都在房前屋后种植黄腊李、包谷李,每当李花盛开时节,就是当地旅游的旺季。同时,村民们还大力发展林下土鸡养殖,拓宽增收渠道,日子越过越红火。城关镇莲花村落花坪村民冉启耕发展庭院养鸡,年收入超过15万元。

  罗华清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思平村小稔屯村民,她通过在自家庭院潜心研习仫佬族剪纸技艺,成为享誉广西区内外的仫佬族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被聘为广西大学研究生院专业硕士生校外导师、南宁师范大学广西传统工艺研究院驻校工艺大师。今年2月,“功成名就”后的罗华清回到小稔屯,建起仫佬族剪纸技艺展示传习馆。“传习馆集教室、车间、展区为一体,村民们可以到传习馆免费学习剪纸技艺。目前,已有100多名村民参加培训学习,掌握了剪纸技艺,利用自家庭院进行加工、创作,实现了在屯学手艺,在家有收入。”罗华清介绍说。

  目前,河池市多个县(区)已经形成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等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各地群众充分利用自家院落空间和资源资产,全力推动全市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高东风 王毅 韦勇旺 谢万举 韦慧)

【纠错】 【责任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