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乐县创新人才工作模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让技能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因为要照顾父母生活,所以我选择在平乐县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工作。”6月7日,长城电源技术(广西)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杨晓辉说,他于2018年从中国计量大学毕业,2019年入职该公司,月薪从入职时的3500多元,如今涨到7000多元,入职一年后,他家顺利脱贫。这是平乐县技能人才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据平乐县技能人才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县技能人才总量达3100多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76人,占比15.29%。近年来,平乐县瞄准“需”处发力,紧扣“需”处供给,创新技能人才工作模式,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
支持企业用工
“我们今年人社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近日,平乐县人社局局长黄夏兰告诉记者,目前该县已培养产业技能工人2000人、农民工500人,将实施各种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懂技术、会创新、善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2022年以来,平乐县推动企业“一站式”服务向“妈妈式”服务升级,成立企业用工服务站,优化配备20名服务专员,实现“一码通”高效快捷服务,真正发挥企业用工服务站的作用。
平乐县推行重点企业就业专员服务“一对一”工作机制,实时关注企业生产、用工等情况,点对点联系,协助企业解决员工招聘、技能培训等问题。同时,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工人技能。
改善用工环境
盛夏时节,平乐县工业集中区绿树成荫,宽阔的工业大道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长城电源技术(广西)有限公司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货柜车缓缓驶出厂区……这是平乐县工业生产忙碌的一个缩影。其他企业车间内,工人们正忙而有序地赶制订单产品。
“平乐县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大提升和产业工人权益保障大提升,营造良好的企业用工环境,吸引更多工人稳定就业。”平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永树介绍,去年该县工业集中区完成公寓楼建设2栋,交付住房200套,建好工会大楼,设有健身房、图书室等各类文体设施,丰富了工人文化生活;还规划开通园区公交专线,为工人上班提供交通便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开展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50余次,调解劳动纠纷25起,协调解决水电气供应5起,解决劳动维权等难题118件。
保障用工需求
5月10日,“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系列活动——2023年平乐县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在该县举行,18家企业在招聘会上提供各类就业岗位980个,112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平乐县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设立“县—乡—村”就业社保服务专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区域化负责,给企业与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服务,做到政策入企、送岗上门。
同时,开展“双平台”提升服务活动,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招聘视频、直播带岗、就业大篷车等形式,举办各类招聘会163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解决32家企业用工3701人。
此外,加强人才引进服务,出台《平乐县加强园区企业招工“十条”措施》,18家企业801名员工获得稳岗、交通等补贴共计68.25万元。与三江、阳朔、恭城签订县际劳务协作协议,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2场,“点对点”组织4批次521名求职人员到平乐县各企业应聘,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壮大工人队伍
5月22日,桂林技师学院与长城电源技术(广西)有限公司“政校企”合作订单班举行开班仪式,这是平乐县为企业和技工院校搭建的人才培养平台。
“去年以来,公司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定向培训专业对口技术人员43人和特种行业人员20多人,经过培训的工人都能够独立胜任岗位工作。”长城电源技术(广西)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经理刘根告诉记者。
2022年以来,平乐县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工程,着力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实施政校企合作工程,推动“政府送+院校培+企业用”的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落地。
今年,平乐县与桂林理工大学签署了政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就业实习基地1个,组织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3场,解决企业用工55名;桂林技师学院与城电源技术(广西)有限公司合办订单班已入学43人,实施在岗员工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在岗员工1715人,其中补贴性培训342人。
广西立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格,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工程,开展技能培训24期共105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8人。
提升工人素养
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讲、举办平乐县首届乡村振兴劳务品牌职业技能大赛……去年以来,平乐县通过系列举措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素质。
同时,该县开展“双评选”活动,针对平乐石崖茶特色产业,完成桂林平乐阳发茶业有限公司“大师工作室”评选。针对员工,开展企业“优秀员工”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员工40名。开展创建劳务品牌活动,完成“平乐十八酿师傅”劳务品牌的立项工作。此外,举办“桂江月嫂”培训6期276人、“昭州建工”培训3期125人。
该县坚持党建与服务生产“双轮驱动”,在生产车间开展“五亮三岗双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氛围。据统计,一年多来,全县培养能工巧匠90多名,评选先进个人30余人,34名党员主动亮身份,40多人立足岗位创佳绩作表率。
“在工作上力求精准,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用心的‘妈妈式’服务,全力破解企业招工难。”平乐县委书记周政英表示,平乐将持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让技能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助力工业振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傅清龙 通讯员 石丽梅 苏桂)